笔趣阁

笔趣阁>织明笔趣阁 > 第三十四章 可记得萨尔浒之事(第2页)

第三十四章 可记得萨尔浒之事(第2页)

他将一切看在眼中,洪承畴不答监军张若麒的問话,却暗中纵容诸官将肆意讨论,更借着张斗与张若麒的争执,巧妙的結束了军议。

更借此将进兵之策,上报朝廷定夺,如此,张若麒、马绍愉之流自然无力反驳,而上报朝廷,定夺后再传讯回宁远,这一路耽搁,少则五、六日,多则十余日。

军议散去后,吴三桂更是力邀张诚、陈九皋过府一叙,张诚无法推却,只得应承了下来。

“我说好弟弟,你是如何撬开那鞑子头目的嘴哩?”

喝了几杯温酒下肚,陈九皋就问出了心中的好奇。

张诚邪魅的一笑,反问道:“陈老哥想知道?”

陈九皋一脸毫不掩饰的好奇之意,大脸贴上来道:“我真是好奇,这死鞑子个个都是凶猛,好多镇帅捉了,都撬不开那张破嘴,咋个到了伱小子手里,就这般轻松哩?”

他这话一出,连吴三桂都来了兴趣,他也略微凑前一些,好像生怕听漏了什么似的。

张诚端起酒杯对他二人轻声说道:“小弟麾下有一奇人,扎得一手好针法!”

吴三桂与陈九皋听得不明所以,他们对望了一眼,又互相摇了摇头,还是陈九皋嘴快,急着问道:“这撬开鞑子的嘴,和好针法有啥关系,难不成还给鞑子绣花不成?”

他这话才一出口,本来还不明所以的吴三桂就一副似有所悟的样子,仿佛陷于沉思之中,忽然就说道:“忠忱所言针法,非是绣花织针。”

张诚心中暗暗佩服,怪不得人都说这吴三桂乃辽镇翘楚,辽东未来之希望,果然是精明机灵,遇事一点就透,且除了善于练兵征战,更会交际,这才多久便已与陈九皋好得跟亲兄弟似的。

张诚也不再继续卖关子,他将酒杯一饮而尽,道:“这人的针法,确为不凡。我营中原有一个夜不收,就善于逼供折磨之能事,可谓冠绝全军。

遇到他也是自叹不如!”

洪承畴面对张若麒的垂询,并未急着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缓缓扫视着大堂内的众官将。

张诚见到他如此做派,心中暗骂道:“老狐狸,莫要再寻老子当枪!”

为此,他改变了策略,开始与孟道、左光先二人热情的交谈起来,左光先倒是急于立功自赎,但如此军议,又岂是他胡乱发言表态的地方。

张诚与他二人多谈的是辽东一带的风土人情,再有些风月之事,男人共同的话题,他们倒也是越聊越起劲,尤其左光先巴不得当场就要拉着张诚前去“试枪”。

比一比哪个才是“不倒的霸王枪”!

张诚脸上邪魅的一笑,道:“我生精虎猛,难不成还会怕了你个老不羞!”

他们三人正嬉笑之时,就听洪承畴开口问道:“邱抚台有何话说?”

邱民仰也是“持重派”的人,他与洪承畴一样主张“持重为主”,现在见洪督臣问到自己,他自然是要支持一下,就抚须说道:“本兵分路进击之策,非不可取。

只是兵分则弱,况经合练而知,各镇援兵皆有所强,若分路进击,便难以合战击奴,确在分合之间,难以取舍。”

他这话说得很是狡猾,虽未直接表示反对分路进兵之议,却也明显点出了分路进兵之弊,实则还是反对的意思。

果然,他话音才落,兵备道张斗就接言道:“分进不如合击,本职以为,当谨慎为之,合诸军之力,进逼松山,屯兵杏山,以守粮道,再伺机求战,以为突破,方为上策。”

张若麒对于抚臣邱民仰已是忍耐,此时见张斗也是这般言语,且更为露骨的直言反对分路进兵之策,叫他又如何忍得。

“哼!”

他重重的怒哼一声,道:“一派胡言。本兵岂不比你知兵,尔口称谨慎为要,实为畏奴怯战,简直是罔顾君恩。”

张斗本意是忧心战事,心中忧虑洪承畴顶不住压力,若真是分路进兵,必定又是一个萨尔许之战的结局,这才出言劝止,其意也是使洪承畴便于反对分路进兵之策。

可张若麒只言片语,便即上纲上线,竟诬他存畏奴怯战之心,行罔顾君恩之事,再不出言反驳,一旦这话语传扬开来,可就百口莫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魂穿1990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苟秦  汉末之乱臣贼子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宝可梦:人形精灵竟是我自己  我是天津饭,你看什么看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斗龙战士之校园事件  日本战国:细川之野望  分手后,我成了天眼神医  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  校花骗我进黑厂,我以杀证道!  从娘胎开始入道  硬抗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  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  反清1850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