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宋王侯八零 > 第370节(第2页)

第370节(第2页)

贾宪说道:“启禀陛下,臣正要向陛下汇报,铸币司钱币研制已经有了眉目,最迟半个月内样本便可造出,到时候臣拿来请陛下过目。”

叶尘微微颔首,道:“很好,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钱币,开始在国内流通之后,便可利用钱庄之便随时随地拿出大批金银用来周转。所以,此事还要抓紧。”

贾宪恭敬称是。

叶尘想了想,说道:“倭国金银总有开采完的时候,更何况远在万里海外,一旦我们与宋、辽两国开战,便会被隔断,金银也好,换成物资也罢,都难以运到国内。所以,我们还要另想办法赚钱。”

叶尘知道贾宪、冯刚、周鑫、吴志远四人将能够赚钱的办法已经用尽,靠他们是想不出办法来了。

叶尘自个开始沉思。

火柴若是能够创造出来,所赚钱财应该不比水泥和红砖差,并且叶尘记得在原本历史记载,北宋初年就出现了“发烛”,那是一种火柴的雏形,是用沾着琉璜的杉条磨擦起火。但是这种火柴并不方便和安全。叶尘让制造的自然是后世的安全火柴。

“我记得将白磷隔绝空气加热到两百五十度左右制成红磷,再把红磷和细砂做成胶糊涂在火柴盒边上,火柴的药糊则用可燃物三琉化二锑、氧化剂氯酸钾及催化剂二氧化锰,调成胶糊沾在浸过石蜡的木棒上。使用时火柴头和盒边的红磷相摩擦,红磷局部变为白磷引起燃烧,这种火柴不仅无毒,而且必须在涂有红磷的特制火柴盒上摩擦才会着火。”叶尘脑海中努力的回忆在后世的时的记忆。

“但是理论的东西要变成现实是相当困难的,且不说我并不知道西北何处有白磷和红磷矿,仅仅对于开采和提炼的流程,我就完全不知。而后世火柴的药糊,我自己也并不会做,这些都需要去尝试研究。”叶尘深深感叹,钱并不是那么好挣的。

“比起火柴,还是玻璃更能赚钱,所以现在若是能够将玻璃弄出来就更好了,绝对是比水泥和红砖还要挣钱的行道。”

“此外,还有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在原本历史上本来就是北宋一个名叫毕升的人发明的,这同样是一个能够大肆赚钱,而且还能够推动祥符国文明快速发展的壮举。”

叶尘心中暗自思索,有了决定之后,便抬头对还在等待的贾宪说道:“贾卿!你回去之后做这么几件事情,第一,派人寻找磷矿,喔!什么是磷……算了,你回去之后召集民事研究司前一段时间划分为化学科的工匠,然后再通知祥符学院化学系几名教授明天早上一起进宫。此外,将民事研究司里面几个老琉璃工匠。还有,找几个在印刷术方面有造诣的大匠,也一并带进宫。朕亲自给他们说一些新东西的配方和如何去研究的方法。”

贾宪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亲自召见工匠进宫,恐怕不妥。”

叶尘面色一沉,喝道:“朕给你们说过多少次了,不要看不起工匠,也不要总是相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类的狗屎屁话。只会干苦力的寻常工匠也就罢了,那些在各自行道里面有所研究的大匠远比宋国那些通过写诗词歌赋、写文章成为进士的读书人更加珍贵,更值得尊敬,对一个国家,甚至事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更加有用。算了,不说你了,不光是你,韩熙载、马文韬他们观念也一时很难改变。唉……看来没有一代人的努力,你们这些人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或者说朕要做一些事情才对。”

叶尘很少对心腹重臣发火,甚至连一句重话都没有说过,此时连“狗屎屁话”这等粗俗话语都说了出来,贾宪早已吓得跪了下去,连称自己有罪,脸色微白,额头布满了细密汗珠。

……

……

第776章特种大队的变态

第二日,贾宪带十多名有些惶恐,有些激动的大匠来到了皇宫政务殿之外,叶尘分批召见了他们。

叶尘先是给几名被划分成化学专业的民事研究司大匠和祥符学院教授介绍了何谓白磷和红磷,然后告诉了火柴的配方,又让贾宪负责寻常原材料,寻找磷矿。

然后又给几名老琉璃工一个配方——这是叶尘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和化学知识的推理得出来的一个玻璃配方,很简单,一份生石灰,一份半纯碱,七份半石英石,温度达到八百度的时候,就可以出炉了。但是因为现在没有温度计,所以这个火候还是需要这些琉璃匠自己去摸索估算。

叶尘想试制出玻璃来,但是并不指望做出多么高级的奢侈品,他知道吹玻璃是一门要求相当经验的技术,没有十几年以上的经验,想要做出那种美奂美仑的玻璃艺术品,无异是天方夜谭。叶尘的要求很简单,做出透明的玻璃制品来,就是成功。当然,最重要的是镜子,以叶尘的猜测,单是镜子这件稀奇的货品,便可让祥符国每年收入两三百万两银子不在话下。此外,有了玻璃望远镜的成本便会降低数十倍不止,祥符国可以很短的时间内让全军所有军官和探子都配上望远镜。

最后召见的是祥符国夏京城中几名在印刷术方面有些研究和造诣的大匠和负有盛名的印刷店老板。

在这个时代,雕版印刷不但在数量上呈现繁荣昌盛的局面,而且在雕版技术、印刷质量上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再加上精良的纸和墨,使这个时代雕版印刷的书籍达到了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雕版毕竟工程浩大,要雕印一部书,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这对大量快速地出版书籍,无疑将是一个很大的限制,也正因为此,书籍的成本是很高的,寻常百姓家根本买不起书籍,用不起书籍。一个村子里面就一两本书,被整个村子当成镇村之宝传承数代的事情普遍存在。从而,极大的影响或者说限制了人们识字读书比例。

所以,人们希望能有一种更快且成本很低的方法来印刷书籍。所以,在原本历史上,在这种大的背景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下,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庆历年间由天才工匠毕升所发明。毕升的活字是以泥为原料制成。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它比谷腾堡应用的活字早四百多年。

有关毕升发明的活字版技术的记载很少,只有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作了较详细的记载。这一记载的历史作用,就在于启发了后来的有志者,沿着毕升的道路继续前进,从而使这一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最终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印刷方式。

活字印刷术就是预先制成单个活字,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捡出所需要的字,排成一版而进行印刷的方法。采用活字印刷,一书印完之后,版可折散,单字仍可再用来排其它的书版。可以说,活字版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伟大的里程碑。它既继承了雕版印刷的某些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印刷技术。特别是这种技术传播到西方后,立即受到使用拼音文字国家的印刷工作者的欢迎,并不断改进这种技术,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印刷方式。活字版的发明和发展,为更快速地印刷书籍创造了条件。这个方法直到在后世叶尘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纪仍然是世界上生产书籍、报纸、杂志的方法之一。

并且,在原本历史上,从北宋毕升发明泥活字版,到明代中期,活字版技术已经历了泥活字、木活字和金属活字,在工艺方法上也在不断地改进。而印刷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造纸业的发达。

叶尘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活字印刷术比原本历史早上六十多年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毕升能够发明活字印刷术固然伟大,但是其中的思路和方法说穿上其实并不难,有时候缺少的只是一个灵感或者说契机而已。所以叶尘将其说清楚之后,这些搞了一辈子印刷工作的工匠顿时恍然大悟,并且心中无不生出陛下果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感慨,并保证将这件事情办的妥妥的。至于他们以何种方式给朝廷效力的问题,就不是叶尘操心的事情了,自有贾宪去办理。

……

……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限副本  傲然随君心  迟来心动  一杯心灵蜜茶,谢谢  我在木叶抽美漫  人中龙凤的男人们  昼与夜  美食从和面开始  很爱很爱你  我对你的爱至死不渝〈渣攻贱受〉  天上花飞  被捕后,大佬将她押到民政局  大理寺考公宝典  神级向导  小先生一百岁  吾妻甚美  穿成女配文中原女主[七零]  明知故犯  思浅星沉  听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